創(chuàng)業(yè)經歷,以及關于自媒體的個人成長與一些看法
2022-11-25|16:05|發(fā)布在分類 / 跨境開店| 閱讀:78
2022-11-25|16:05|發(fā)布在分類 / 跨境開店| 閱讀:78
帥張的朋友們,大家好,我是公眾號一本黑主理人老黑。
收到帥張團隊的邀請,想讓我來給大家做個分享,本來我說要不我就說一說這幾年做公眾號碰到的一些好玩的故事,比如一些灰黑產故事,他們有哪些搞流量和變現(xiàn)的騷操作、以及很多藏在互聯(lián)網陰暗面不為人知的故事。
但后來想想這些東西還是不適合在帥張的星球分享,帥張的星球大部分都是互聯(lián)網從業(yè)者,和職場、成長有關。
咱們還是聊點正面、且積極向上的內容比較好。
下面我會聊一聊我大學期間的創(chuàng)業(yè)經歷,以及畢業(yè)后做公眾號,關于自媒體和個人成長的一些淺薄理解,希望能對大家有用。
先簡單介紹下一本黑這個賬號,這個賬號是在17年的時候開始做的,那會打的口號就是,把互聯(lián)網中的灰黑產、行業(yè)里鮮有人知的故事,從幕后帶到大眾面前,讓圈外人也能無障礙的理解。
其實這一類的內容當時也有一些自媒體在做,但在內容上基本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并沒有很專一的做這一塊,說白了就是不垂直,沒有辨識度。
那會我的內容基本上是周更,因為一篇文章的素材得花時間去挖和調查,是比較耗費精力和時間的。
加上選題都很獵奇,很多都是大眾接觸不到或者不知道的東西,所以那會開始用戶的粘性就非常的高,最巔峰的時候公眾號打開率甚至能到達百分之五十。
在運營上,我過去并沒有做過太多的用戶增長,基本都是靠內容自然漲粉,只要內容足夠好,自然有人去傳播和轉載。
再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,雖然在公眾號上我的ID是老黑,很多不知道的人,都以為老黑是個三十歲打底的油膩大叔,但其實不是這樣的。
老黑并不老,也并不黑,當然也不可能油膩,老黑只是一個熱愛自由的90后,今年26歲,在自媒體這個行業(yè)里混了五六年。
說起做自媒體,其實還得從自己小時候的愛好說起。
我初中的時候就開始寫作,或許也稱不上寫作,反正那會啥都不懂,寫詩、寫歌詞、寫雜文和隨筆。
那時候鐘情韓寒,覺得郭敬明是個傻逼。
高中大家都在忙著為高考做準備,我在網上寫博客認識了一堆網友,那時候還沒有自媒體的說法,大家出于興趣,自費出版了一本沒有刊號的合集。
放現(xiàn)在來說,這得叫做非法出版物。
那是一個取個ID就敢自稱作家的年代,隨著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興起,有人轉戰(zhàn)微博搞起了個人IP,也有人在時代的洪流中,逐漸銷聲匿跡。
第一個一百萬
我的第一次創(chuàng)業(yè)經歷是在大學的時候,組樂隊玩搖滾,開琴行,收同學和校友的智商稅,曾幻想著能當一名獨立音樂人,也寫過幾首不入流的歌。
那會更多的是帶著理想主義的態(tài)度,在認真的參與這個世界。
也正是這段經歷,讓我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,第一個一百萬。
第一桶金并不是一下就賺到的,而是大學四年的累計。
通過開琴行招學員、酒吧駐唱、各種商演、對接演藝資源等等,大學四年一共賺到了將近一百萬。
這對于一個上了四年大學的人來說,已經是非常牛逼的一個成績。
在別人還在接受父母學費和生活費的時候,那會我算得上實現(xiàn)了財務自由。
但這筆錢,卻在我大學畢業(yè)前夕,因為投資,虧得一分不剩。
后來我逐漸明白一個道理,人是真的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。
我在投資這件事上,翻車了。
...
和中國大部分的混子大學生一樣,我大學的時候基本沒上過幾節(jié)課,每到期末考試要么自己帶小抄,要么就是請槍手代考。
而其余大部分時間,都放在了玩樂隊、泡妞、開琴行收割音樂小白和地下LiveHouse。
剛上大學那會,基于興趣參加了吉他社,慢慢認識了很多玩音樂的人,雖然專業(yè)學的不是音樂,但和音樂學院那幫人也經常玩到一起。
那會聽得比較多的幾個國內搖滾樂隊,比如黑豹、痛仰、萬青、新褲子、反光鏡、丟火車等,還有國外的比如槍花、涅槃、綠日。
我曾經也幻想過當一名職業(yè)的獨立音樂人,也寫過幾首不入流的歌,但由于水平有限,基本都是demo小樣,拿不出手。
那會更多的是帶著理想主義的態(tài)度,在認真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,和參與這個世界。
期間經常跑到離學校十公里以外的市區(qū)酒吧駐唱,從晚上九點唱到十二點,九首歌,一晚上能掙個兩三百塊錢。
但是和隔壁粉紅燈光隔間不同的是,我不需要躺下,也不需要張開腿。
那時候的自己特別叛逆,覺得酒吧里的好多客人都挺傻逼的。
很奇怪,這個臭毛病直到現(xiàn)在都還沒改掉。
因為學校離市區(qū)比較遠,所以每晚得騎摩托車去,十二點之后再騎摩托車回。
那時候還有個女朋友一直陪著我,到冬天的時候,因為騎摩托車很冷,那會我總是把一件很厚的睡衣給她穿上,這樣就不至于騎車的時候特別冷。
雖然唱歌賺不了錢,但那時候真的很開心。
臺下偶爾會有各種老板在商務的間隙提出要給打賞,看著他們互相碰撞的酒杯,我感覺自己以后會是一個有未來的年輕人。
最開始通過興趣愛好賺到錢,是在大一的時候,同校一哥們,他準備在學校開琴行創(chuàng)業(yè),找到我,想讓我?guī)退n。
喝了幾次酒之后,于是一拍即合,我們就干起了招生和教學的生意。
經過一年的發(fā)展,通過教琴和酒吧駐唱,也賺到了一點小錢,雖然不多,但足夠支付自己大學的學費和每個月的生活費。
還記得那會除了在琴行教同校學生之外,我還會經常跑到一些小學生的家里做家教。但說實話,我并不適合當老師,真沒有那個耐心。
后來真正開始賺到我認為還算比較多的錢,是在大二之后。
那會我覺得每天給人上課,只是在販賣自己的單位時間,時間久了之后,興趣自然而然就消耗殆盡了。
也就是說,我的時間只能賣一次,它是沒有復利效應的。
雖然樂隊每次出去演一場隨便也能賺個千把塊,這可比起大學時代的很多兼職高很多了吧。
但后來發(fā)現(xiàn),也基本上是在賣時間,和那些發(fā)傳單、做服務員的沒啥區(qū)別。
我很慶幸那時候就了解到了復利效應是怎么回事,它不斷指導我在往后的學習和工作中,明確一個道理,賺錢這事是分等級的。
于是大學第二年,我就把攢下的一點錢和在某借貸軟件上借的錢,在校外租了一間小房子,非常的破。
之后隨便買了點墻紙貼一下,做了個招牌掛在門口,就算是裝修了。
然后就開始找批發(fā)商進貨,進了幾十把琴在里面放著,各種音響設備、架子鼓也陸續(xù)到位,于是就這樣,我的琴行開張了。
在大學想要招生,吸引別人來報名除了會辛苦一點,其實還算比較簡單。
只要把設備往人流量大的地方一搬,樂隊上去演幾首歌,圍觀的人可以說要多少有多少,旁邊再找個學生收集報名信息和押金,這精準用戶可以說一個都跑不掉。
按現(xiàn)在來說,這就是在公域流量里面去篩選自己的目標用戶。
除了通過這種秀肌肉演出簡單粗暴的方法,當時還找了很多兼職去掃樓發(fā)傳單,去晚自習教室宣傳等等。
當時的收費是800-1500不等,一個普通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。
第一年下來,差不多招到了一百個學生,算下來有小十萬的收入。
期間除了我自己教學之外,還找了三四個老師過來代課,那時候由于人比較多,我就想了個辦法,把大多數課安排在周末,這樣周末就可以去蹭學校的教學樓,找那些沒有上課的空教室進行上課。
除此之外,每逢有商演,比如什么婚慶、開業(yè)之類的活動,樂隊就出去演出。
演出的次數慢慢多起來之后,也結識了很多當地演出這個圈子的人脈。
有時候我們沒空去的時候,我就會把學校的其他樂隊給推薦過去。
干著干著,我就干成了一個中間商,對接演出人員和那些有需要演出的商家。
業(yè)務范圍也不再局限于樂隊演出,還對接到了模特、走秀、舞蹈、魔術等演藝資源。
也就是這么個資源對接的角色,讓我整個大學時期賺了差不多四五十萬的收入。
當時微信還不是特別流行,大家都還在用QQ,我的QQ號幾年累計下來也加了四五千這個圈子的人。
按照類別不同,還建立了很多QQ群,有收費的也有免費的。
現(xiàn)在想來,當時那個角色就類似現(xiàn)在的MCN機構,上游對接廣告商,下游對接網紅KOL,從中收取一定的傭金。
而大學時候開琴行搞培訓班,其實和我現(xiàn)在寫公眾號做自媒體也沒啥差別,無非是用差異化的方式吸引流量,成為某個領域的KOL,然后用廣告或者產品的方式去變現(xiàn)。
唯一的區(qū)別在于,前者是完全線下的生意,而寫公眾號做自媒體則是完全的線上。
總的來說,當初搞琴行做培訓,由于樂隊水平在線,也經常在學校演出拋頭露面,所以算得上學校里面的一個文藝類KOL。
你說上萬人的大學,加上小有名氣,一年吸引上百個學生來報名,這點轉化可以說是非常的輕松。
況且隨著年限的增加,每年的招生人數都在逐年遞增,到最后由于學生實在太多,我甚至在另一個校區(qū)開了分店。
所以幾年下來,光是培訓班收的學費,差不多也有四五十萬。
那時候還開過淘寶店賣琴,賣一些音響、架子鼓等設備,加上對接演藝資源,整個大學期間就賺了將近一百萬。
大學期間賺到將近一百萬所帶來的影響,當然就是膨脹,那時候覺得自己老牛逼了,覺得未來就在自己手里。
于是帶著兄弟們把各種花錢的項目都體驗了一遍,不得不說,那感覺還是挺爽的。
直到后來認識一個玩股票的哥們,自那以后,才把我打回原形,讓我意識到一個問題,一個人一旦膨脹起來,真的會喪失心智,并且他不可能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。
這哥們炒股有一定的年頭,基本上每年都能小賺一點,但奈何自己沒有杠桿,盤子永遠也玩不大。
我當時沒有任何的理財思維,僅有的認知就是知道把錢存銀行可以有利息。
所以那會賺到的錢一部分放銀行卡,一部分放支付寶做日常開銷。
自從認識這哥們后,我慢慢開始研究起了股票。
其實要說研究根本談不上,有時候就跟著別人買,有時候看哪只股票漲勢兇猛,我就買入,哪只股票下跌我就趕緊賣出。
沒錯,當時特別的無腦,就是追漲殺跌的玩法,現(xiàn)在看來特傻逼。
當時自己的一部分錢被揮霍一空,另一部分差不多五十萬全部丟到了股市,原因是當時相信了這哥們說的什么內幕消息,于是就跟著它加杠桿...
結局前面已經說過了,我丟到股市的錢,在畢業(yè)前夕,基本虧得一分不剩。
那時候我開始懷疑自己,這是被騙了嗎,還是真的這錢就不該那個年紀擁有,錢不配位。
此后的一段時間里,我都特別的消沉,自己經營的琴行也無心打理。
越是臨近畢業(yè)就越焦慮,看著班上的同學都在為畢業(yè)做準備,報各種培訓班,我開始慌了。
于是在痛定思痛過后,我決定關掉經營了好幾年的琴行,選擇跟隨班上的同學去學習軟件開發(fā)。
從此踏上了和代碼打交道的道路,依稀記得大學那會搜安卓相關的東西,還看過帥張的文章。
培訓機構四個月的填鴨式教學完畢后,就匆忙把我們給投放到了各大一線城市。
于是在16年還沒畢業(yè)之前,我就按照培訓班老師教的,偽造了畢業(yè)證和學位證,也偽造了工作經驗,就開始來到深圳找工作。
說一個很傷心的往事,那會不是還沒畢業(yè)嗎,工作經驗就是0,我清楚的記得,我去面試了三十家公司,結果一家沒要我,哈哈哈。
直到第31家,因為老板不懂技術,被我忽悠上了,當時干的是基于Android系統(tǒng)的平板開發(fā)。
這期間業(yè)余去酒吧唱歌,也接一些外包項目和“槍手”的活,順帶寫起了公眾號。
在寫公眾號的這幾年里,我的文字動過很多人的蛋糕,期間被人威脅過,也被人“人肉”過,但我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有社會意義和價值的事情。
我不想被社會教育成一個壞人,一個見死不救,吃喝拉撒的傻逼。
從最開始寫公眾號到現(xiàn)在,我換過很多ID,用過真名,也用過小名,為的就是混淆。如果有17年就開始關注我的朋友就知道,那時候文章很敏感,我并不想讓人知道我是誰。
雖然做自媒體也是為了賺錢,但我覺得賺錢這事兒,是基于給社會帶來價值的同時,順其自然的一種反饋。
大學畢業(yè)后,我在深圳待了幾年,之后就去了北京,我也不知道為什么,只是有種預感,我感覺北京有我想要的東西。
后來在北京待了一年之后,因為女朋友的原因又回到了深圳,結果剛回深圳就分手了,這一段悲傷的故事,這里就不多提了。
關于自媒體、個人成長的一些淺薄看法
現(xiàn)在我的團隊加我一共四個人,也從最開始的一本黑,孵化了小號【郭拽拽】【老金博士】。
在我看來,做自媒體就是滾雪球,關鍵點就在于,你怎么擁有最原始的雪粒。
這個在自媒體里面其實就是種子用戶。
星球里不少人估計也想做自媒體,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得先積累好自己的種子用戶。
那么種子用戶怎么來呢?
帥張的星球幾萬人,你只需要做這個星球的群紅。
啥意思,說白了就是你可以在星球里多分享有價值,對別人有用有啟發(fā)的內容,讓大家看到你,混眼熟,自然而言就會形成屬于你自己的小雪球。
說一個數據。
我大號現(xiàn)在40萬粉絲,小號【郭拽拽】做了一年現(xiàn)在14萬粉絲,財經賬號【老金博士】到現(xiàn)在做了三個月,6萬粉絲。
去年九月份孵化了一個賬號叫【強少十點半】,算是踩到了去年基金的風口,現(xiàn)在公眾號21萬粉絲,B站26萬粉絲。
怎么做到的?
簡單來說就是模仿再超越。
早在去年基金行情還沒大爆發(fā)之前,我就開始在布局財經賬號。
想著如果光做財經公眾號肯定是不行的,于是我就去B站上找同類賬號,慢慢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講基金的UP主,算是在基金這個垂直賽道有點影響力的人。
然后怎么著,先把他所有的視頻研究一遍,發(fā)現(xiàn)其實這玩意其實很簡單,別人講的內容甚至沒有我們號,他的模式還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。
緊接著,研究了一星期之后,我們就開始照貓畫虎,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。
后來乘著基金這個東風順勢起飛,B站一下沖到二十萬粉絲,因為那時候的每個視頻里面都會提到公眾號,比如講某個很重要的知識點,會給觀眾留下鉤子,你只有去關注了公眾號,你才能獲取或者看到這個內容。
那段時間公眾號的漲粉速度平均一天在五六千,這你敢信?
當時看著這個漲粉速度,還大言不慚定了個小目標說21年要做到100萬粉絲。
結果后來大家都知道了,年后基金一塌糊涂,行情慢慢冷了下來,大部分投資者要么割肉跑路,要么都不再關心這類信息。
現(xiàn)在算是市場的振蕩期,熱度不再,B站和公眾號的漲粉速度也極具下滑,現(xiàn)在甚至是每天負增長的狀態(tài)。
但是不要緊,服務好現(xiàn)有用戶,再加上一些增長手段,問題是不大的。
好像記得李笑來說過一句話,大意是如果你擁有一個一定量級粉絲的賬號,那么就相當于你在北上廣深有一套可以收租的房子。
這些賬號類型,以及粉絲數有多值錢,想必行業(yè)里的人都門清。
說實話,做自媒體不說多賺錢,但是比起正兒八經的上班族,那直接就是爽歪歪。
我做自媒體到現(xiàn)在,大部分時間都是單打獨斗,雖然現(xiàn)在有四個人的小團隊,但說實話我在創(chuàng)業(yè)這件事上還真只能算是個小學生,對于管理團隊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帥張星球的用戶都是渴望在職場或者成長上獲得一些質的飛躍的,不然大家也不會花錢加進來。
以上簡單說一說我的個人經歷,以及對自媒體的一些看法,只能說是拋磚引玉。
我覺得一個人要想在某個方面出眾,他背地里一定是花了大量時間做積累的。
比如說你想做自媒體,想寫東西或者拍視頻積累粉絲,這背后一定會有失敗。
種一棵樹最好的時候是五年前,其次是現(xiàn)在。
做自媒體就是在種樹,就是在滾雪球,只要你掌握好方法,并且堅持做下去,三年五年后,一定可以有一棵乘涼的大樹。
我大學最開始寫公眾號的時候,寫了一年,一百多篇,最后發(fā)現(xiàn)只有三百個粉絲,你說氣不氣。
但那會我完全不覺得是浪費,反而我覺得是一種積累,厚積薄發(fā)。
做自媒體就是一個越做越香的事情,堅持長期主義,你一定會有收獲。
還有一定,對世界保持好奇,一定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,干自己樂意干的事。
我不是那種干一行愛一行的人,而是愛一行干一行。只有自己真正喜歡做,才不會覺得枯燥乏味。
還有就是折騰,早點踩坑,早點吃虧。
回憶我大學賺到的第一桶金,雖然因為認知原因導致自己陰溝里翻船,但我一點都不后悔。
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一個道理,賺錢這事真的是有等級之分的,有人996一個月賺一萬,更有人一天就能賺一萬。
有人一年到頭十萬塊都攢不上,有人卻能乘著風口年入百萬。
這些差距的背后受很多因素影響。
和努力有關,也和思維、認知、選擇有關。
正所謂女怕嫁錯郎,男怕入錯行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問自己一句,你的潛能和優(yōu)勢真的運用到位了嗎。
一個人真的賺不到自己認知范圍外的錢,就算是憑運氣賺到,最終一定會憑實力虧出去。這句話都快他媽說爛了,但我還是要說。
我也很感謝大學時候當初那個勇敢的自己,在別人每天逃課打游戲、泡網吧的時候,我在創(chuàng)業(yè)搞培訓,搞演出,搞家教。
我的大學四年過得很豐富,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我也在畢業(yè)之前想清楚了自己未來五年將要從事的工作。
這是我和大部分同齡人的不同之處,我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擅長的東西,我也知道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。
最后說一點我做人的原則,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啟發(fā)。
我覺得辦事兒得辦漂亮,做人得做敞亮。
啥意思,你和別人打交道就得懂得誠信和感恩。
先說誠信,之前很多朋友知道我這些年賺了點錢,都找我借錢,我也能幫就幫一把,但是事先會說清楚什么時候還。
這幾年觀察下來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人是根本沒有誠信可言的,甚至會覺得我借錢是理所當然的,對于這種人,很明顯的不講誠信,不會再有第二次。
我有時候周轉的時候也找朋友借過錢,而且每次都是大額幾十萬那種,但是我會給人承諾三天后歸還,并且我會加上利息。
之前因為急事給朋友借了20萬,也是說三天后還,這哥們給我在某正規(guī)貸款平臺套了20萬給我,三天后我歸還20萬,外加了兩千塊利息。
這里不是說我有錢燒的,確實是因為自己急事有人幫,而且別人還是貸的款,你說我最后多給兩千沒毛病吧!
做人,可以做個講究人!
反正就是得講誠信,辦事要辦漂亮就完事了。
最后的感恩也是一樣的,誰幫了你,不說涌泉相報,但最起碼是要互相照應互相幫扶的。
對了,還有一件事,就是堅持。
從去年開始到現(xiàn)在,我已經堅持跑步跑了240多天。
堅持長期做一件事,一定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給你正向反饋。
帥張堅持寫公眾號這沒多年,給自己回報了什么想必大家也都清楚。
所以,做人誠信、懂得感恩,堅持做一件事,刻意練習,總有一天你會得到正向反饋。
這個問題還有疑問的話,可以加幕.思.城火星老師免費咨詢,微.信號是為: msc496。
推薦閱讀:
更多資訊請關注幕 思 城。
微信掃碼回復「666」
別默默看了 登錄\ 注冊 一起參與討論!